当前位置:机构

智能链 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

2021-12-20 17:20:32 来源:人民日报

“8万斤猕猴桃全卖完了!交给‘智能链’,下单后三五个小时就能发货。”往年收获季,陕西省周至县的果农都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果农佑长江悠闲了不少。“如今不一样了,有了‘智能链’,销售不再难。”

分拣、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成为瓶颈

今年是佑长江种植猕猴桃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周至县的猕猴桃栽植面积达43.2万亩,猕猴桃种植合作社有1000余家,像佑长江这样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的人员超过30万人。

“刚种的时候,没有销路,只能请人用大卡车运到山东、上海等行情好的地方卖,几年下来竟然还赔了不少。”后来电商兴起,佑长江专门从电商平台把经销商请到家里合作,还是解决不了滞销问题,“为了不让果子烂到地里,价格最低时卖过几毛钱一斤。”在佑长江印象中,每年“双11”促销时心里都不踏实,猕猴桃采摘季节早已过去,他们只能一边等着经销商联系供货,一边心疼地挑出坏果。

佑长江的经历并非个例。当地鲜果销售普遍面临容易滞销、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卖难”问题:一方面标准化程度不高,果品在装运发售时没有分级别,大小果、好坏果混在一起卖;另一方面,当地仓储、冷链无法匹配,销售期短,即使有品质优势,依然卖不上价,销量有限。

“过去‘双11’时,我们会主动减少猕猴桃的销售,因为生鲜对冷链仓储要求较高,赶上物流高峰期,水果送达时的质量难以保证,我们自己分拣运输的损耗率也相当高。”罗向锋是陕西当地一家果品经销企业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随着2015年猕猴桃销售进入快速增长期,果品的分拣、包装、仓储、运输环节越发成为制约猕猴桃销路的瓶颈。”

智能供应链中心日处理量可达16万单

针对猕猴桃销售的痛点,近年来陕西省不断探索升级农产品产业链,在前端生产环节,加大机械装备、优质花粉等研发;在后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速提升果品分选、仓储能力,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9月,在距离佑长江家20公里外的武功县,当地政府与京东联合打造了集果品采购、冷藏、加工、分选、包装、物流配送于一体的智能供应链中心。

佑长江口中的“智能链”就是这个中心——占地3.6万平方米,设有冷藏库、智能分选中心与流向分拣中心,从果园里采摘回来的猕猴桃在经过自动分选分级后进入冷链仓恒温保鲜,如果有消费者下单就可直接打包发货,运往全国各地,日处理能力可达16万单。

记者在“智能链”中心看到,成箱的猕猴桃从周转冷库中被取出,在现代化自动分选设备上,每颗果子都要经过清洗、烘干、红外摄像,以秒级的速度自动区分重量、大小、外观瑕疵和内伤,随后被送到相应标准的输出框内,进行人工检验、自动化包装,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产地协同仓促进就业与增收

有了智能供应链中心后,罗向锋只需要对接果农,在京东等平台做好线上销售就行,“过去我们的猕猴桃产品损耗率高达15%;委托给‘智能链’后,我们把订单要求发过去,当天就能包装出库,产品损耗率下降到7.3%,销售总成本因此大幅下降。”罗向锋说,有了“智能链”的助力,他早早包揽了佑长江等周至果农的猕猴桃,同时加大了销售力度,预计全年发单量达2000万单,同比增长46.9%。

其实,受益于“智能链”的不只陕西周至县。依托这个中心,京东将继续在渭南等多地打造产地协同仓,实现农产品原产地一件代发,有效促进当地人员就业与农民增收。同时向西北区域辐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产业带的果品加工、供应和销售均可前置到该中心,一件代发全国。

对果农而言,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改变了原本粗放的生产与销售。“今年虽然受天气影响,猕猴桃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价格上去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存储和运输,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佑长江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0日 10 版)

关键词: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