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睿智医药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实现13.27亿元,同比下降21.54%,实现归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194.12%。
同日,睿智医药还公布了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下降30.45%,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2856.69万元,同比下降401.63%。
或因公司经营数据的不理解,睿智医药股价于4月27日大跌11.16%,收报于8.43元/股。
(资料图片)
出售子公司能救年报 救不了“最差”一季度
睿智医药是一家拥有生物药、化学药一站式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含两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CRO/CDMO)、微生态健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创新药市场预计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2227亿美元和15455亿美元。行业市场空间很大,睿智医药的经营却似乎跟不上。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公司实现了194.12%的增长,但这一增长并非来自于经营的持续提升,而是来自于出售子公司的收益。
2022年3月31日,睿智医药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 100%股权的议案》将量子高科100%股权转让给Tate&Lyle Investments Limited。这笔交易于2022年6月9日完成本次股权转让的交割,并因此产生投资收益,预计对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的影响约10.20万元人民币。
截止2022年6月9日,量子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实现净利润4016.23万元。对于该笔交易,睿智医药表示,“通过置出益生元相关业务,公司将进一步聚焦CXO主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
通过该笔子公司股权交易,睿智医药获得了高额的非经常性损益。在剔除该笔交易的影响后,睿智医药的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达到了6.07亿元,同比下降43.84%。由此可见公司经营成果的下降。
子公司的股权出售在很大程度上修饰了公司2022年年报的归属净利润。在2023的一季报中,该笔交易并无法再度美化报表,睿智医药更是出现了营收30.45%的下降,归属净利润401.63%的骤降。
睿智医药于2010年12月份登陆创业板。回顾过往十余年,睿智医药从未在一季报出现过营收超过30%的降幅,也曾出现过归属净利润超过400%的降幅。这意味着2023年的一季报是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差”一季报。
收购标的商誉减值 还曾被出具监管函
在公布财报报表的同时,睿智医药还公布了2022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据公告显示,上海睿智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约为16.96亿元,低于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商誉发生减值,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32亿元。
睿智医药对于上海睿智的收购,要追溯到2018年6月。彼时,睿智医药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上海睿智90%的股权,后在2020年10月,睿智医药又以2.38亿元受让量子磁系产业基金持有上海睿智10%股权。
事实上,在收购上海睿智后,睿智医药还经历过“不愉快”。
在收购上海睿智时,睿智医药原副董事长惠欣及其家族控制的企业曾承诺不再新增对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超出合理账期的业务款项。
但事实上,截至2020年6月30日,惠欣及其家族控制的企业应付上海睿智款项存在超出合理账期情形,涉及金额合计3345万元。为此,惠欣等人还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警示函。
高管频频变动 实控人大笔减持
目前,惠欣已不在睿智医药任职,睿智医药的很多高管也在频频发生变动。
据东方财富(300059)网的资料显示,睿智医药近年来每年均会发生高管人员的重大变动,其中2021年发布“高管人员任职变动”公告26份。
尤其在董事长一职上,短短2年时间,睿智医药已经出现了3位董事长。2021年7月8日睿智医药聘任华风茂担任董事长。不过这位外聘的董事长并没有在位多久,就于2022年10月离职。
2022年12月,实际控制人曾宪经的兄弟曾宪维走马上任,但在任不足4个月,又草草辞任,又由常务副总裁张继国顶替上岗。
在睿智医药董事长频频更替的同时,公司的股东们正忙着减持,其中,实控人曾宪经先生就于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80.00万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6%。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