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乏力、业绩承压,勾勒出2022年信托业转型阵痛期营收压力不断加大、盈利能力经受考验的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60家信托公司已渐次披露2022年“成绩单”。据记者统计,合并口径下,60家信托公司累计总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17亿元,净利润416.19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财务数据,同比分别下降15.6%和22.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即便是头部公司,业绩同比告负者亦不在少数。就行业三大巨头来看,仅建信信托保住了“营利双增”的局面,平安信托虽净利同比大增35.45%,但营收却下滑了16.50%;中信信托则是“双降”,营收下滑超25%、净利润下滑超13%。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中型规模的腰部信托公司增速靠前,开始“弯道超车”。其中,国民信托以30.3%的营收增速,成为2022年行业内跑得最快的“黑马”;英大信托人均创收2524万元居于行业首位;粤财信托、中海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紫金信托和云南信托等资本利润率均靠前。
在业内人士看来,转型“上岸”较快的与迷茫着踌躇不前或“负重”着匍匐前行的,其业绩已然呈现分化加剧之势。这一方面与各家公司转型节奏和“开源节流”有关,另一方面则主要与过往历史包袱的大小与存量不良资产处置的差异性有关。
创新业务驱动受托规模回升
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0.30万亿元,是自2020年跌破20万亿规模后首次重回20万亿台阶。这一数据与2021年的19.31万亿元相比,略微增长了5.14%。
信托资产规模分布区间上,截至2022年末,规模超过万亿的包括华润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和外贸信托4家,分别约为1.66万亿元、1.54万亿元、1.46万亿元和1.08万元。信托资产规模在千亿元至万亿元之间的有39家,其中仅8家超过5000亿元;规模在百亿元至千亿元区间的有16家;信托资产低于百亿元的是华宸信托,同时它也是规模最小的,只有7.33亿元,同比下降6.51%。
另外,共有26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中信信托、华润信托、紫金信托、华鑫信托、国投泰康、英大信托、中原信托、百瑞信托等信托资产规模增长在千亿级别以上。
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冯露君分析指出:“依据行业观察,信托业务规模增加得益于特殊资产处置、证券信托等资产服务类信托规模大幅度增加。”
大多数信托公司在年报中提及了自身战略转型业务的发展成效及规模情况。建信信托在年报中披露了其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业务、二级市场证券业务、资产证券化、家族财富管理等情况,其中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系业内首创,累计中标规模逾3000亿元。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战略业务稳健增长,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等业务规模净增长近2000亿元,业务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诚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公司标品信托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标品信托规模达1689.34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资产服务类业务驱动信托规模增加,但难以对冲信托报酬率下滑影响。”冯露君分析指出,2022年60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为683.39亿元,与2021年同期827.27亿元相比减少17.39%,信托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信托业务收入的减少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业务结构的影响,信托业务报酬大幅减少。已经公布加权年化信托报酬率的47家信托公司中,32家信托公司的信托报酬率呈现大幅度下滑。
仅12家公司“营利双增”
信托报酬率的下滑,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信托业务收入,并且信托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压力逐步传导至业绩层面。
据记者统计,合并口径下,60家公司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284.17亿元、同比下降15.60%;实现净利润416.19亿元,同比下降22.20%。母公司口径下,60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1.98亿元,同比下滑20.37%;实现净利润337.57亿元,同比下降25.91%。
营业收入方面,近10年以来信托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0.07%,从2017年以来基本维持在1200亿元上下波动,但是从数据上看,2022年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同时,仅16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前十名分别是平安信托、建信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中融信托、上海信托、兴业信托、光大信托、华能信托和五矿信托,其中仅建信信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7%,其余9家均同比负增长。
净利润方面,全行业同比降幅超过20%,与2021年的-3.33%相比大大增加。而相比2021年共计35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今年这一数据缩水至23家。同时,2022年净利润前十的排名发生较大变化。其中,重庆信托和中航信托跌出净利润前十的队列,华宝信托和粤财信托新晋成为净利润第九和第十位。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信托行业业绩普降背景下,营收净利等各项指标呈现出两个较为特别的趋势:一是信托行业难逃“二八分化”格局,二是部分中型信托公司逐渐开始“崛起”。
一方面,2022年实现25%以上高速增长的信托公司数量仅1家(超过20%的另有2家),但是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35%的信托公司多达17家,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和分化局面。
另一方面,营收净利同比实现了“双增”的共有12家信托公司。其中,除了建信信托这一头部企业外,主要包括华鑫信托、英大信托、天津信托、云南信托、国民信托、金谷信托、浙金信托等腰部企业。
若看营业收入增速情况,增速靠前的信托公司也是以中型信托为主。比如,国民信托以30.3%增速,成为2022年行业内增长最快的信托公司,其得益于信托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国民信托在年报中总结称,公司经营取得积极成效,主要在于内部资源整合协同效率的提升,风险管理的强化,业务转型的加快以及公司金融科技支持和系统建设力度的加强。国民信托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提前启动了基于信托资产“新分类”的经营方向调整,实现了以资产服务类为主体的信托资产结构性升级。目前管理的2405亿元信托资产中,60%为资产服务类业务。
小部分公司逆袭的秘密
有人欢喜有人愁。信托业整体上,尽管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但大多数公司不得不面对业绩承压的转型发展窘境。当然,有小部分公司逆势走出“独立行情”。他们增长的秘密何在?
记者关注到,首先,这类业绩仍保持增长的信托公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头部信托公司,他们展现出了较强的业务腾挪能力;二是部分前期运行稳健、历史包袱不重且积极转型的腰部信托公司,陆续向行业第一梯队发起冲击。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翻阅60份成绩单,各家提到的因素大同小异。对此,《2022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此前曾总结道:2022年,行业层面净利润持续呈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托业务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资收益的持续缩水。
目前已披露的60份年报也可看出,在当前创新业务仍难言盈利的情况下,信托公司业绩表现相对较好的“秘诀”,主要体现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指标上。
实际上,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等构成,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最为直接反映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展业情况。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约为852.27亿元,较2021年的1007.36亿元同比下降15.40%。
从“营利双增”的公司来看,华鑫信托、国民信托、紫金信托、金谷信托、英大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同比增长超过15%,云南信托同比增长9.93%;山西信托、国民信托、华鑫信托、紫金信托和金谷信托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均在35%以上;天津信托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从2021年的601万元大增至去年的2.26亿元。
从表现欠佳的信托公司来看,净利润的整体下滑也与信托业务收入、业务及管理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因素有着较大关系。
在冯露君看来,净利润的调整与行业资产减值、信用资产减值、转型期对转型业务资源投入较大等因素叠加影响。据云南信托研报统计,2022年,60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为683.39亿元,与2021年同期827.27亿元相比减少17.39%;业务及管理费237.1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合计为-68.46亿元、信用资产减值为91.73亿元。
单个公司的成绩单同样透露出这一现象。比如,中铁信托,以21.59%排名行业营收增速第二位的,也主要是源于信托收入与投资收益的双双增加;但其净利润同比下滑则主要源于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加,从去年的5.27亿元增至10.48亿元。
又如,营收净利均排名前十却双双同比下滑超过35%的华能贵诚信托,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37.64%、投资收益从18.73亿元降至4.94亿元。而华澳信托营收下降84%、净利润亏损9.67亿元,则主要是由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前者从5.19亿元降至9961万元,后者从2.63亿元降至1113万元。营收净利双亏损的中建投信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投资收益同比分别大幅下降64%和87%。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