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广州举办的“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寿财险)、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期货)、天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推出基于“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创新保险产品。
【资料图】
“与其他农业保险标的不同,渔业高温灾害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广东国寿财险农村业务部负责人陈卫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以广东中山、珠海水产养殖高温指数保险试点项目为例,该保险方案由于无法满足再保分出相关要求,再保险公司所给予的支持有限,相关保险方案的分保比例仅不到40%,且设置赔付率150%的再保兜底上限,而去年珠海市水产养殖高温指数保险综合赔付率就超过240%,承保机构陷入项目巨亏风险。
“我们设置了一个赔款触发值,一旦某日气温超过赔款触发值,养殖户即可获得赔款,气度越高,赔款越多。”陈卫介绍,该产品的目标客户为南美白对虾和四大家鱼养殖户/企业,保险金额为每亩1000元,项目第一期将为7户养殖户提供30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
与传统水产养殖保险相比,天气指数保险具有风险定量化、适用性强等特点,标的为客观、公开透明的天气指数,养殖户可以在官方渠道查询到每天的天气指数,触发条件更客观,定损效率更高,理赔更简单方便,传统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会减弱。
记者了解到,在缺乏有效风险分散途径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保险公司自身承保能力是难以解决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困境。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广受关注的“保险+期货”模式为保险公司提供了破题思路。
据了解,在“保险+期货”模式中,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农业保险的同时,保险公司再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进行再保险,形成风险管理闭环。
此次创新产品的第二个环节——天气衍生品的模式与“保险+期货”核心思路一脉相承,通过温度指数场外衍生品为温度指数保险提供了风险保护。
“期货公司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在此次产品流程中承担了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职责。一方面,与保险公司对保险费率进行测算,利用天气指数数据帮助保险公司提升天气相关保险产品的定价合理性;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将面临因温度上升造成渔业损失的赔付风险,通过场外衍生品转移给期货公司以及因温度上升而获利的实体企业。”中泰期货副总经理王洪刊表示。
综合来看,本次广东国寿财险推出的温度指数保险创新产品将温度指数保险与“保险+期货”模式融合,是探索包含温度等天气要素“保险+期货”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将“保险+期货”模式拓展到气象指数和渔业保险领域的创新举措,有利于促进气象指数保险和渔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温度指数保险具有数据来源客观、理赔定损直观等优点,可以提高定损效率,降低理赔难度。”发布会上,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本次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不仅为金融机构应用“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景,而且将温度指数保险与“保险+期货”模式相结合,通过场外衍生品进行风险再转移,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多全面立体、商业可持续的风险保障,有助于探索形成“气象+保险+期货”的我国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新格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