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的璀璨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创新密集活跃、产品应用深度拓展的发展机遇期,机器人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技术交叉渗透,人、机、物深度融合,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机器人引领千行万业变革的智能时代,农业生产、工业作业、生命健康、生活服务、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即将迎来以机器人为关键支撑的全新阶段。
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机器人科技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报告指出,在技术发展态势方面,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创新持续活跃,专利申请呈现较强发展势头,中国专利申请量居于首位,专利申请量保持上升趋势。
在市场应用情况方面,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潜力的不断挖掘,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中国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汽车和电子行业仍是机器人应用程度最高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发展加速。
我国拥有广阔的机器人应用市场,随着“机器人+”行动稳步实施,机器人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在新能源汽车、医疗手术、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走深向实,有力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和金属加工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机器人应用加快向充电维护环节拓展。在医疗手术领域,机器人辅助手术实施的能力大幅提升。在电力巡检领域,机器人正加速应用于智能电网全流程。在消防救援领域,机器人功能加快智能化应急救援升级。此外,服务型机器人也成为新的发展热点,例如家庭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等。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待突破的问题,需要聚合产业界和学术界相关研发资源,共同开展重点攻关,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形成合力,以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然而,产业界仍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能力、应用技术掌握能力等方面的挑战,中国机器人产业仍需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机器人共性与前沿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电子、机械、生物、材料等大量科学和技术在相互交融中相互促进,融合创新、高端化、智能化、生态构建成为中国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报告对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一是新技术加快融合创新突破;二是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展;三是大模型将成为机器人智能“大脑”;四是机器人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五是机器人生态加速共融共生。(路琦)
关键词: